城镇建设杂志范文|充分发挥红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新疆党员党性教育中的作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反复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新时期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对加强广大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传统与作风具有重要作用。
一、发挥红色资源开展党员党性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党中央治疆方略,聚焦总目标,新疆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和红色资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挖掘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精神内涵,以 “三大红色教育基地”为代表,全疆各地依托本地文化资源成立的红色教育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构成了新时期依托红色资源深化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大格局,成为党员党性教育最深厚的内容和精神滋养。
二、发挥红色资源开展党员党性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尚未形成合力。
一是从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分布现状来看,各地州均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可开发利用,但目前被评为国家级及自治区级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红色文化资源北疆较集中,尤其是乌鲁木齐集中,南疆呈分散状态开发利用不均衡。
二是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不均衡。在全疆各地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条件好的地域,红色资源的利用率就高,反之就难以纳入教育培训行程中。
三是红色资源开发越来越功利化。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其在加强政治引领、文化传承、道德示范、教育教学方面的重要价值,因而致使红色资源在政治教育、党性锻炼中的作用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红色资源在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中运用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
红色资源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内容,但综合来看,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部分地方仍存在内容引用不充分,规律把握不深,方式方法单一等问题。
3、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学员对依托红色资源进行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思想认知不够,简单的把党的理论教育等同于革命传统教育,而没有上升到理想信念教育的高度。
(二)成因分析:
1、对红色资源融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思想认识不足。
目前,在一些地区存在着对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作用重视不够的现象。在相关理论上还有没能区分党的理论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紧密联系,在各种专题培训班培训内容上,缺乏对红色文化资源内容的统筹兼顾和系统安排,往往由于培训时间和专业要求等,更加侧重于党员干部理论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对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不够;在教育培训方法上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就教育培训而培训,对参训学员培训后对照自身进行深刻的党性分析、问题对照抓的不实,对培训质量和效果评估不足。
2、对红色资源融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规律性研究不够。
当前,各地教师对于如何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干部党性教育的探索不多,研究不深,规律把握不够,所以就很难找到红色资源与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主题的契合点,也很难从历史经验中深入挖掘其所具备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这导致了红色资源的优势和价值就无法在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充分发挥,也直接影响了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红色资源融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机制不够健全。
当前一些地区在红色资源融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过程中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如在培训机构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加强学风建设、经费管理、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培训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因而使得以红色资源为依托的党性教育效果难以在党员干部之中得到保证。
三、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党员党性教育中的作用
新时代下必须要重视和深入研究红色资源的深厚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积极探索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规律和方法。
(一) 加强对本土红色资源的统筹整合力度
红色资源所具有的党性教育价值,不是直接的而是潜在的,要实现红色资源从历史形态转化为现实形态,党委政府应该对红色资源的分布、存量以及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精准评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统筹和立足于全疆层面的整体规划,使全疆各地州之间建立起“ 红色资源共享、区域合作开发、红色路线对接、市场交流互动、实现效益共赢、共同促进发展”的红色资源联动发展机制和开发利用模式。同时,根据党性教育目标确立红色文化主题,力求每一个具体的红色资源教学点都有一个鲜明的党性教育主题,有效避免资源利用的相互重叠和同质化现象,构建起红色资源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二) 强化红色资源与党性教育的融合力度
1、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让红色资源鲜活起来。
定期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家教育培训机构学习深造,前往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和挂职锻炼,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和加强实践锻炼,挖掘红色资源背后所具备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2、让红色资源进入培训课堂。
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之中加大纳入红色文化教育的力度,并使之形成长效机制。在长期和短期党员干部培训教学班次中,在教学内容上增加红色文化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比例,对相关教学主题进行深入开发提升,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同时要立足党史,对蕴含在红色资源背后的革命精神和历史进行深入解读,让学员系统认识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做出的伟大牺牲和重大贡献,使学员加深对党的执政地位的认同和道路选择的理解,进而自觉继承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发挥红色资源的资政育人功能。
3、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
在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培训中要有选择性地选择红色教育主题和场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如:课堂讲授、研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互动访谈、情景模拟、音像教学、学员研讨、社会实践等,结合开展邀请老八路、老兵团开办红学讲堂,采用VR技术进行虚拟场景体验、打造实境课堂,同时在清明节开展祭扫活动,在国家公祭日开展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
4、开拓方式多元的教育培训载体。
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也善于运用网络新媒体如微信、QQ、微博、学习强国APP等信息交流沟通新载体,增强党性教育的创新性。如:运用大数据技术更新完善红色资源数据库、信息库和素材库,搭建红色文化网络共享交流平台。
(三)健全红色资源融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机制
将红色资源融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要从培训机构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加强学风建设、经费管理、理论研究等方面着手,健全红色资源融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机制。在培训机构建设方面,各地要充分挖掘利用区域红色资源优势,立足自身功能定位,加强干部党性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建设,积极推动干部培训机构之间的优质资源共享;在课程教材建设方面,结合地方红色资源的鲜明主题和十九大精神,打造紧扣时代主题、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实践需求的特色精品课程。在学风建设上,把提高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实效性作为衡量学员学习效果的衡量标准,要求党员干部要主动担当,锤炼党性,做到知行合一,信念坚定。在经费保障上,加大对红色资源在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经费的使用效益。最后,从历史、理论、实践逻辑的高度,深入研究和阐释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红色资源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化运用到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培训实践中。
总而言之,我们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中的时代价值和重要功能,在党员干部之中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执笔人 吕景 中共奎屯市委员会党校)